全市、縣(區)兩級累計成立產業鏈工會聯合會11個、產業鏈產改指導站11個,覆蓋企業628家;組織勞模工匠服務隊435人次,深入245個企業開展技術幫扶、技能提升等服務,幫助解決技術難題355項,幫助2487名職工提升技能水平……
這些,僅僅是淮安推進產改提質增效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淮安市牢固樹立制造立市、產業強市鮮明導向,堅持高位推動,通過鏈企推進出實招、人才培育建平臺、制定指南有抓手“三大法寶”,使“產業鏈”產改、工匠學院建設、企業產改得到落地見效,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續航添力”。
鏈企推進出實招——“產業鏈”產改,由“一枝獨秀”變“百花齊放”
為做強“7+3”先進制造業集群,淮安在全國率先出臺《淮安產業鏈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試行)》,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市級以上7大產業鏈、縣區20個產業鏈產改。推動“鏈長”企業做大做強、“鏈核”企業提質增效、“鏈員”企業提檔升級,從“鏈長”企業的“一枝獨秀”形成“百花齊放”的效應。
在建強工作架構上,堅持黨建、工建、產改一體化推進,建立產業鏈黨組織、工會聯合會、產改指導站三類組織,構建思想教育、技能提升、科技創新、集體協商四大體系,建立協調會商、聯系幫辦、活動輪值、考核評估四項制度,推進產業鏈產改提檔升級。市、縣(區)兩級累計成立產業鏈工會聯合會11個、產業鏈產改指導站11個,覆蓋企業628家;在人才培育上,出臺《關于開展產業工人技能提升培訓的意見》,構建“1+10+N”技能培訓體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建立產業鏈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聯盟等,創建了32個市級以上技能大師工作室、46個市級以上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在關愛方面,出臺《關于做好城市困難職工多層次常態化幫扶工作的實施意見》等各類政策16條,建立產業鏈集體協商體系,就行業工資標準、勞動定額、獎金福利等進行集體協商,增強產業工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產業鏈”產改形成了一批具有行業特色和地域特點的工作品牌。如:洪澤區紡織“產業鏈”產改,依托紡織行業“黨工聯盟”,推動黨工活力與產業活力同步釋放;盱眙縣龍蝦“產業鏈”產改,形成集科研、種養殖、加工、餐飲、電商等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盱眙龍蝦制作”作為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被人社部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體系,考核規范被人社部職業技能中心予以備案;淮安經開區實施“鏈長”企業領航、工匠人才選培、資源共建共享、服務品質提升四大工程,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等等。
人才培育建平臺——“工匠學院”建設,人才由“工”變“匠”
素質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業之本。淮安以工匠學院建設為抓手,并聘請全國勞動模范、大國工匠高鳳林受聘擔任名譽院長,成立淮安工匠學院和八個分院。構建“1+10+N”技能培訓體系,主動對接企業需求,加大產業工人教育培訓力度,助力更多產業工人由“工”變“匠”。
比如,江蘇工匠、省產業教授楊新春和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先后在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高職院校分別建立了2個實訓基地和勞模工作室,共計培養研磨、線割、放電、銑削等專業118批,共計3200多人次,培養高級技能人才(高級技師)60多人。
像這樣的事例在淮安還有不少,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68.11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達22.6萬人。
同時,該市積極開展“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組建勞模工匠服務隊,圍繞淮安市7個優勢產業集群和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興數字產業等3個先導產業集群開展技術服務、技能培訓等服務,全市一大批勞模和工匠人才發揮技術專長和專業優勢,通過技術幫扶、技能培訓、創新攻關等幫助企業解難題、育人才、提效能,為助力企業賦能增效、推動產業提質升級作出了突出貢獻。
其中,蘇鹽井神二分公司省勞動模范、江蘇工匠張紅光,針對食鹽系統中碘含量在線實時測量的行業難題,他帶隊深入原料鹽車間攻堅,實現食鹽碘含量在線檢測,提高了食鹽質量的管控水平,年減少過程不合格品損失30萬元左右。此外,他還針對普通食鹽小包裝裝箱工序噴碼及裝箱質量依靠人工控制難度大的行業難題,研發制作了“十路小包輸送智能在線集控測控系統”,替代人工對裝箱工序關鍵質量進行監控,極大地減輕了職工工作量。此項成果為公司節省設備投入467萬元。
截至目前,市縣(區)兩級勞模工匠服務隊組織勞模工匠435人次,深入245個企業開展技術幫扶、技能提升等服務,幫助解決技術難題355項,幫助2487名職工提升技能水平。
制定指南有抓手——企業《產改指南》,明方向定策略便操作
目前,淮安市“產改”試點企業已達705家,企業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抓什么、怎么抓、重點是什么?為此,淮安制定出臺了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實操性的《產改工作指南》。
《工作指南》指出,企業除了要建立推進產改組織機構、制定產改計劃、健全工作制度、強化經費保障、建立服務陣地、做好宣傳推廣、工會基礎工作等之外,還對思想引領、素質提升、權益維護等5個方面列出詳細工作內容。
其中,在素質提升方面,企業要進一步強化技能提升、技能評價、技術創新。比如,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線上技能學習平臺;要加大對一線職工和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對新入職員工開展崗前培訓和現代學徒制培訓,提升技能水平。在權益維護方面,《工作指南》列出了職工民主政治、勞動經濟、安全健康、職業發展等4項權益。在勞動經濟一項,對健全向一線產業工人傾斜的分配制度、建立“技高者多得”的薪酬激勵機制、做好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等提出明確要求。
該指南圍繞組織領導、思想引領、素質提升、權益維護、隊伍狀況等方面提出23項56個要點,讓企業落實“產改”有了明確方向和工作抓手,為推動淮安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