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口鹽場黃沙坨境內,有一家 “騰士倫診所”,這個診所規模不大,除了藥房,配藥室,就是兩間面積不到15㎡的輸液室,緊緊巴巴夠擺放一張床,四把靠椅,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又簡陋的私人診所,卻深得周邊居民滿意。
騰士倫是生產生活服務中心轉崗職工,下崗至今 20多年來,一直行走在從醫的道路上,用行動踐行著一位醫生的神圣職責。他為人隨和又認真。附近居民不管生什么病,也不管有錢沒錢、白天黑夜、好天孬天,只要需要出診,隨叫隨到。患者打電話向他詢問病情,他總是不厭其煩地一一為他們解答,就像是患者的家庭醫生、健康顧問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每一位病人,視他們如親人,他們也早已把騰士倫當成親人一樣看待,親切的叫他“騰醫生”。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边@是醫療界的一則行醫名言,也是騰士倫行醫以來的真實寫照。他始終堅持治病救人的原則,學習雷鋒助人為樂,不怕吃苦,遇到孤寡老人還會免費救治。他還堅持少花錢、治好病的原則,認真鉆研醫術,琢磨病情,對癥下藥。利用空閑時間,前往幾十家藥店進行調查,拿到最便宜又有效的藥,極大的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上周三晚上,天下著雨,一位中年男子來到診所說在路上摔倒了,胳膊上有個傷口,騰士倫馬上給傷者清洗、包扎傷口。臨走時,傷者說沒帶錢,事后再給,騰士倫說:“沒事,錢也不多,不要了”。像這樣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
他真誠地對待每一位病人,與之 “零距離”溝通,科學引導患者對自身疾病的正確認識。有些病人患有焦慮癥,他就耐心細致地做心里疏導,就其治療方案、用藥目的、可能出現的情況都認真的做好解釋。病人常說:“騰醫生對我們態度真好啊,和他聊上幾句話,這病就好了一半兒!”他用自己的言行默默感動著,激勵著每一位患者,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滿腔摯愛傾注在每位患者身上。
當一個醫生容易,當一個人人稱道的好醫生卻不易。騰士倫這個平凡的醫生,選擇了醫學這個職業,并且義無反顧,用自己的知識將 “白衣天使”的使命充分展現出來,默默地用自己的言行為和諧社會書寫出一首又一首“雷鋒精神”的新詩篇。 (萬中一)